动员兵红警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动员广大群众组成军队来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这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思想和战略,被成功地应用于中国革命和战争中。
在中国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杀害,中国共产党瓦解,革命力量遭受重创。当时,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重新组织革命武装力量,并提出了“游击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他认为,要发动群众、组织基层民兵、建立革命根据地。
为了组织基层民兵,毛泽东提出了“边打边建”的战术,并在贺龙、陈昌浩等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壮大了农村革命武装。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胜利后转入正规军”的思路,即通过民兵战争,逐步发展出正规军,形成强大的革命武装。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动员兵红警的思想被进一步发扬光大。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当时,中国军队虽有一定的抵抗力量,但装备和组织严重不足,难以对抗日本的正规军。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略,通过游击战争和民兵抗日,有力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同时发动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为最终取得抗日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动员兵红警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成功的组织形式,它动员了广大群众参与革命战争,壮大了革命力量,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同时,毛泽东的思想和战略,也为世界革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